先八股一下鶯歌的陶瓷史

鶯歌的陶瓷史

  據文獻記載,鶯歌的陶瓷主產創始於清嘉慶九年(一八0五)。至於創始人

為何,則有幾種不同的說法。

  根據較早日據時代日本人的調查記錄,福建省泉州府惠安縣磁灶人吳鞍於嘉

慶九年到了鶯歌大湖兔子坑(桃園縣龜山鄉兔子坑村),見到桃園台地山麓的黏

上適合做陶,因此開創窯業。後來因為漳州及泉州人爭鬥,因此移到崁腳(大湖

)地方。咸豐三年(一八五三),又因同樣的紛爭轉到現在的尖山埔。此時族人

吳岸、吳粟也來到鶯歌,加入他的窯業,使得吳姓陶業旺盛起來。

  然而光復以後中文方面的記載有關窯業的創始人則與此一說法有所出入。據

一九六0年台北縣志記載,「嘉慶年間有福建泉州人吳岸、吳糖、吳增者來台,

見鶯歌尖山附近所產黏主適於陶瓷,乃開窯製造」。民國四十八年出版的『吳氐

大族譜』記載福建磁灶地區來台的先祖為吳安。此吳安疑是吳鞍的諧音字。無論

詳情如何,由這些記載我們能得到的結論是嘉慶年間有吳姓者從福建磁灶地區移

民到鶯歌,開創了當地的窯業。

  一直到大正十年一九二一,產業組合法通過之後,組織「尖山陶器組合」,

將陶業的經營管理合理化,福建籍職工及助手也得以學習製陶技術,因此鶯歌的

窯業才得以擴展。

  早期鶯歌的窯業中心在尖山埔街,為家族式的生產結構,任勞力方面,除家

族成員之外,大多為當地的臨時工,以農村副業的形態生存。生產規模小,產量

有限,但靠著便捷的水陸交通網,也能使產品銷售台灣全島。

  大正十年(一九二一)「尖山陶器組合」成立,人經營的陶器工廠漸多,年

產量高達六萬圓,然而產品流於「粗製濫造」。此時已有小部份合股營業的現象

,因而有產業組合的出現。如成立於大正十年的「尖山陶器生生產販賣組合」,

這種組合得經辦信用、販賣、利用等四種業務,而使得一九二九年以後鶯歌成為

台北州主要陶瓷主產地。

  一九三一年以後,日本在台灣推動「「工業化運動」,鶯歌也參與發展,因

此在傳統的廚房用具粗陶生產之外,也增加了工業用產品的開發。鶯歌在日據後

期逐漸引進資本化、專業化與機械化的生產方式,使得窯業生產自傳統走向現代

化。

光復後,一九四五年

  鶯歌陶瓷的重人發展是在臺灣光復後。它所以成為臺灣陶瓷的工業中心,鶯

歌本地出產陶土,便捷的交通系統,傳統技術的應用,以及鄰近大都曾的臺北作

為腹地等,都是相當重要的因素。

  根據統計,光復初年鶯歌的陶瓷工廠大人小小共有三十家左石,舊式的純用

手工的工廠與新式的用電力機器的工廠並存,民國五十年代以後工廠數目逐漸增

加,這興民國五十一年,臺灣陶瓷在美國參加(國際博覽曾),因此打開陶瓷外

銷局面的形式有關。其中,從民國五十年代開始在鶯歌大量生產的衛浴瓷與面磚

,正是促使臺灣窯迅速地打開外銷局面的原因,也因此鶯歌開始突出成為臺灣陶

瓷生產的中心而被譽為『臺灣的景德鎮』。

  民國五十七年,政府禁止燒生煤,北投地區因這個理由遷到鶯歌,鶯歌工廠

迅速向鎮中心以外地區發展。民國八十年,開始有天然瓦斯的供應,便利爐窯的

操作,大型建材瓷廠因應建立,使得窯業更加茁壯。民國六十八年,第二次石油

危機衝突之後,業者逐漸重視能源的節約及降低生產成本。紛紛自西歐各國引進

新式自動化窯爐設備,便得產業技術及產房設備又邁進一個新的階段。

  一九八三年,受到國內起飛的經濟刺激,工廠數目激增,但大多是屬於繪彩

、電花加工一類的工廠。繪彩及電花加工分別是裝飾藝術陶瓷、日用陶瓷生產過

程中的一個環節,使他們脫離工廠生產程序而獨立設廠是鶯歌陶瓷生產程序上的

一個特點。這種外包制可以減少工廠的生產成本,增加工作速度,增強工廠之間

的交互作用,然而也使得陶瓷產品的裝飾過程停留在副業階段,而無從改進。

  光復後的陶瓷工廠數目很難有一個確切的數據,而且各種統計方法也都有所

出入。但整體說來鶯歌陶瓷工廠增加的時期,一是在一九五0代外銷拓展之後,

一是在一九八0年後因臺灣經濟起飛,而使工廠數直線上昇。其中,日用陶、建

築、裝飾藝術陶瓷的成長速度頗一致,皆逐年緩慢成長,而建築陶瓷的工廠數及

增加數僅次於日用陶瓷,使得鶯歌成為臺灣日用陶瓷及建築陶瓷的主要供應地。

到了一九九二年,登記有案的大小工廠約有八百多冢。

  一九八四年左右,受到興盛於臺北的工作室現代陶藝的影響,新式創意性陶

瓷產品的增加。鶯歌的所謂陶藝產品,起先是由對現代陶藝有興趣的個人生產。

後來在商業化之後被工廠大量生產以賺取利潤,而使其由高級的藝術欣賞轉變為

平民化的需求。實際上,目前在鶯歌從事陶藝工作者的類別很多,有與商業密切

結合的生產者,更有不少認真地在陶藝創作上追求精進的陶藝工作者,對鶯歌的

陶瓷產業發展都有極大的貢獻。

註:本文內容摘錄自徐文琴、周義雄,鶯歌陶瓷史(台北縣板橋市:台北縣立文

化中心,民國八十二年六月),頁八至頁十一。

鶯歌的時代

  現在,鶯歌的陶瓷工業,大約可分為五大類,除了怡情養性的藝術瓷外,尚

有諸如壁磚、瓷磚的建築瓷,專做臉盆、馬桶的衛生瓷,茶壺、茶具、碗盤的日

用瓷,以及做瓷牙、耐火材料、剪刀、甚至可以做為飛彈雷達罩的工業用陶瓷。

全鎮的工廠約有八百多家,無論其資本規模、生產技術、產品品買及各項指標,

皆超過中國大陸的景德鎮。走一趟鶯歌,即可感受到陶瓷之都特有的氣氛,簡樸

的房舍,蒙上一層厚厚的黃砂,煙囪林立,飛煙裊梟,不論買陶、賞陶,計劃一

日之陶鎮之旅,乃為最適合於都會人士怡情悅性之旅遊路線。

Go go go go to鶯歌老街

因為行程比較趕延路沒有拍到什麼先用goole頂一下

clip_image002

出車站往右手邊走

clip_image004

延著鐵路走

clip_image006

第一個拱橋

clip_image008

第一個拱橋右轉注意左手邊就可以發現阿婆壽司

clip_image010

直走會遇到三叉路

clip_image012

右手邊往老街

clip_image014

現在的鶯歌城拱橋

clip_image016

左轉上斜坡

clip_image018

斜坡

clip_image020

老街到了

clip_image022

三叉路往中間走會經過觀景橋才到老街

clip_image024

clip_image026

三叉路往左手邊走可以到鶯歌陶瓷博物館還會會經過宜蘭土包仔

clip_image028

途中的加油站

clip_image030

鶯歌陶瓷博物館

clip_image032

現在的鶯歌陶瓷博物館

clip_image034

clip_image036

鶯歌老街

DSC_0155 DSC_0001 DSC_0004 DSC_0005  DSC_0008 DSC_0009     DSC_0024 DSC_0025  DSC_0153 

 

鶯歌陶瓷博物館

 DSC_0031 DSC_0032 DSC_0033 DSC_0035 DSC_0036 DSC_0037 

 

觀景橋

DSC_0023 DSC_0156 DSC_0157  DSC_0159  

 

鶯歌老街交通與景點介紹

坐台鐵火車至鶯歌站下,出站後往右手邊走,會遇到三叉路路口,注意右手邊會有鶯歌城拱橋(第二個拱橋),往拱橋那裏走,左手邊有一個斜坡走上去就是鶯歌老街,如果要去鶯歌陶瓷博物館,遇到三叉路路口往左手邊路口走,過了一個加油站注意右手邊就可以看到鶯歌陶瓷博物館,而阿婆壽司ㄋ,在第一個拱橋就轉彎注意左手邊就可以發現了。

clip_image03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看著世界作自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