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影視作品中,紅色男女的愛情如天雷勾地火,總是那麼的轟轟烈烈,相較而言,藍色的愛情則更為沉默、潤物無聲、靜水深沉。《廊橋遺夢》的男女主角,一對藍色的情侶,短短幾天相聚換來一生的思念,紅色觀眾總會質疑:為何他們不走過那道廊橋,衝破世俗樊籬在一起呢,但這恰恰是藍色的做人風格,循規蹈矩的行為背後,情感的細膩值得人去細細品味。學習性格色彩後,很多朋友都羨慕藍色與藍色之間的信息傳遞方式——四目交投,盡在不言中。也許,在戀愛和婚姻中,兩個藍色的「無聲勝有聲」交流堪稱完美,但在親子關係中,當藍色家長需要帶動藍色孩子積極自信地面對挑戰時,卻難免會出一些問題。藍色凡事善於從負面去思考,藍色家長如果自身沒有足夠的修煉,很容易傾向於悲觀,對孩子批評挑剔居多,藍色孩子天生心事重,把小批評變成大負擔,鬱積起負面情緒,一時難以消除,對成長並無好處。

問題一:過於苛求,壓力深重

從客戶那裡聽來一個真實的故事,每次課堂上引為案例,都讓聽眾噓唏感傷:藍色爸爸工作中以作風細緻、近乎完美著稱,在領導崗位兢兢業業工作十幾年,從無差錯。可歎的是他不僅自己追求完美,對兒子的學習也挑剔要求,兒子從小學到初中,每次大小考試,分數出來後,爸爸必定拿著試卷一一批評,不幸兒子也屬藍色,本來就給自己很多壓力,加上爸爸的更為挑剔苛刻的藍,整日活在抑鬱之中。

藍兒子日日努力K書,功課逐步前進,唯有一門數學,每每落於半數同學之後。因為他所在的班級是年級的數學重點班,高手眾多,更有幾個紅色的數學天才,每天不用溫習,題目也解得飛快,藍兒子眼見自己如此用功,卻還追不上那些頑皮搗蛋不用功的紅色,頓感命運不公,內心更加消沉。藍爸爸是有心人,早就旁敲側擊,把兒子的班級情況摸了個遍,也知道兒子的用功和辛苦,但他始終覺得:玉不琢,不成器;不瘋魔,不成活。於是,藍爸爸每次以拐彎抹角甚至冷嘲熱諷的方式批評兒子的成績,看著兒子沉默苦幹,希望這塊鐵終能煉成精鋼。

藍兒子內心不斷失衡、失衡,卻從未正面向爸爸提出……悲劇發生在一次數學期末考失利之後,藍兒子懷著沉重的心情回到家,把試卷交給爸爸,藍爸爸只看了一眼,說:「這,是你考的?」爾後再無多話,揚長而去,把兒子獨自留在家裡反省。兩個小時後,藍兒子在班上最要好的同學接到他的短信:我走了,告訴爸爸媽媽,我對不起他們。接到兒子同學通知的藍爸爸趕回家,只看見一堆人圍在自家樓下,兒子早已從天台墜落,一去不回。從此以後,藍爸爸的工作單位裡,無人再敢提及自己的小孩,藍爸爸終日雙眼紅腫,無法解脫。

藍色深思熟慮本來是優勢,發揮過頭就成了心事太多難以排解,這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很多藍色在戀愛和交友時願意與紅色為伴,他們想借紅色的快樂和傻氣帶動自己,走出陰霾重見陽光,藍小孩不像紅小孩那樣滿山遍野瘋玩,他們通常只是安靜地擺弄自己的玩具,或者靜靜看著四周,但他們其實非常敏感,一個小細節就能讓他們思忖很久,而他們也是容易注意到人生的陰暗面和消極面的,對於他們而言,世界已經千瘡百孔了,如果父母也是同樣的視角,甚至更加負面,只會讓他們停留在深重的黑暗裡。這種情緒甚至可能伴隨他們一生。

藍色家長要想讓藍小孩變得積極和正面,首先要改正自己的心態,多關注孩子做的好的方面——甚至不妨多拿孩子守規矩的優點和班上那個不遵守紀律的紅孩子比較一下!想想上天是多麼眷顧你賜予你一個不亂講話不叛逆不胡鬧的藍孩子,他所需要的僅僅是積極正面的引導,慢慢地帶領他走進人群,學會欣賞周圍,坦然地接受來自同伴們的關心和愛,雖然這份關愛有時是吵鬧的。

問題二、缺少交流,各自揣測

芬是朋友眼中的完美女人,卻擁有一段不幸的婚姻。結婚十五年,丈夫脾氣暴躁,心情不好便加以辱罵,有時甚至動手,藍色的她對丈夫已經失望,不肯輕言離婚,全是為了兒子。直到兒子上初中,芬做好充分準備,才和丈夫分開。兒子小時曾目睹爸爸動手打媽媽,留下內心陰影,卻從未對任何人提起自己的感受,同樣屬於藍色性格的兒子,像其他完整家庭的小孩一樣規規矩矩讀書、長大,直到高二下學期,眼看就要迎接人生中第一次大挑戰——高考,竟沒有任何預兆地,不去上學了。

芬為了兒子失學的事,心中憂慮重重,卻沒有正面質問兒子。她的理由是,萬一自己逼得太緊,反而不妥,所以每次芬看著在家裡看書或者發呆的兒子,從旁側問:在家裡呆久了悶不悶?想不想念同學們?兒子只是輕描淡寫地回答:沒事,挺好的。芬閱讀了很多心理學書籍,試圖從鑽研兒童教育理論來切近兒子的心,也去過學校瞭解情況,跟兒子的班主任和要好的同學談過,試圖找到兒子不去上學的原因,卻總是霧裡看花,搞不明白。芬和兒子聊到上學的問題,兒子淡然以對:我還沒有做好準備。

芬一直沒有向任何人訴說自己的困境,直到知心好友發現端倪,細細深談下來,發現問題十分嚴重。好友勸她學習性格色彩來自救,她寫了一封長信給我,詳細列舉了對兒子心理的種種猜測和可能性分析,唯獨缺少的是,和兒子正面溝通的結果。在瞭解了自身性格之後,芬發現了自己的誤區,是和兒子缺少直接正面的交流,總是期望用默契的方式來溝通,一旦信息不對稱,默契無法達成,交流的隔閡是那麼的難以逾越。換了紅家長紅小孩,遇到同樣的問題,也許已經大吵一架鬧得不可開交,但也很有可能在吵架說開之後彼此心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因為知道了兒子也是藍色,也傾向於間接的溝通方式,芬決定寫一封信給兒子,把所有的擔憂、關切、疑問全部寫進信裡,並告訴兒子,無論你怎麼選擇,媽媽永遠站在你這邊,媽媽的出發點是幫助你成為你想成為的優秀的人,而不是把自己的願望強加給你。

收到兒子回信,芬很驚訝,原來兒子不上學的原因恰恰是為了母親。芬說過,希望兒子學醫,前途會有保障,但兒子偏偏喜歡文學,他不想放棄自己想選擇的科目,也不想讓母親擔心,在信中,他告訴母親,當初父親打母親時,他很自責自己沒有挺身而出,一直心懷愧疚,現在考大學是唯一可以報答母親的方式,但他又很矛盾,理不出頭緒,他希望能靜靜地想清楚自己的出路之後,再去上學。

洞悉真相的芬告訴兒子,其實媽媽說希望你學醫,只是為你將來考慮,現在你既然有自己喜歡的科目,選擇自己想選擇的,並沒有錯,只要你努力,學任何一門學科,將來都會有保障,媽媽可以放心。一切說開之後,兒子的心事放下了,重新回到學校。

藍色習慣於用「做」代替「說」,這跟很多紅色抱怨藍色愛人不說「我愛你」是一個道理。有些事你不說我也知道,那是完美的默契,但還有些事,你不說,打死我我也不知道,兩個人彼此都不說,彼此都以自己的揣測代替直接的溝通,那無論發生在情侶之間,還是親子之間,都是很糟糕的事。

問題三:共同生活在沒有安全感的世界裡

偶爾一次敞開心扉的交流,讓我意識到藍色好友從小生活在毫無安全感的世界裡。據他父親描述,他還在孩提時,跟父母一起去參加旅遊,別的爸媽和小孩都幸福地入眠了,只有他無法入睡,總擔心陌生的旅館四周有什麼可怕的東西在窺伺,父母只能抱著他在旅館周圍轉圈圈,全部巡視過之後才能帶他去睡覺。從小,藍色母親把家裡打掃得一塵不染,客人來家,從進門到陽台要換五雙拖鞋,所有衣架黑色和黑色排在一起,白色和白色排在一起,掛鉤一致朝向同一方向。家裡東西稍微亂了一點,母親就會感到不安。睡覺時,被子要疊得整整齊齊方可以睡,藍色好友覺得只有像睡在信封裡一樣,才能感到安全和舒適。

長大以後,藍色好友交過三任女朋友,都因為生活方式不合拍而告吹。他受不了對方的大聲說話,東西沒有放好,忘帶東西,總覺得一旦次序亂了,就有不可測的可怕命運降臨,而對方也同樣無法忍受他走到餐館吃東西還要盯著防火通道看,凡事擔驚受怕。藍色好友本性中就有藍色的過於細緻、缺乏安全感,因為母親也是藍色,愈發地強化了這種特質,他就像一個生活在藍色保溫瓶裡的藍色水族生物般,一旦離開了瓶子,就感到無法呼吸,這嚴重地阻礙了他和其他性格的人的相處。

藍色習慣於生活在封閉內斂的世界裡,上天賦予他們獨特的能力面對孤獨,也讓他們擁有敏感的觸覺去發現更多潛在的危險,就像礦工總是攜帶金絲雀下到礦井深處以探測是否有毒氣一般(因為金絲雀對瓦斯敏感),這本是一件大好事,但對於藍色自身,卻需要極大的勇氣去克服這種不安帶來的負面情緒,以及過於擔憂安全給身邊人帶來的困擾。藍色的父母如果希望藍色孩子快樂地長大、擁有幸福美滿的人生,從小就應該注意到孩子這方面的傾向,幫助他們克服對外界的不信任和不安全的感覺——當然,藍色父母首先要解決自己的問題,這至關重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看著世界作自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